7月17日,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李正祥及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一行莅临飞利信(300287),就具身智能机器人垂域场景的数据采集、场景验证等软硬件方案展开深入交流,并探讨未来合作。飞利信副总经理王玥、飞利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国信利信总经理贾红阳、飞利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吴楠、国信利信常务副总经理代珊出席会谈,并详细介绍了飞利信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布局及核心优势。此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的合作伙伴——睿尔曼智能、谋先飞科技、群核科技、虚拟动点共同参与。
会上,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李正祥详细介绍了创新中心的运营模式以及规划中的273亩大规模产业园区发展蓝图。飞利信副总经理王玥则介绍了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的全国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以及具身智能训练数据的可信化流通场景应用。
飞利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吴楠重点阐述了公司在机器人垂域场景数据采集、场景验证等方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并分享了与生态联盟伙伴的合作成果。他强调,联盟伙伴在各自具身智能产业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睿尔曼智能在机械臂及机器人本体等硬件技术方案上拥有显著优势;群核科技在智能场景设计及虚拟3D空间资产积累方面经验丰富;谋先飞科技凭借其领先的虚拟仿真训练技术及国内独家的具身物理引擎,为仿真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而虚拟动点及其母公司利亚德(300296)则在动态数据采集和动捕传感器领域享誉全国。
当前,人形机器人作为一项国家级重大工程,其训练基地的构建需要人才和资源的深度整合。由于当前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方案路线尚未统一,不同厂商的机器人,其形态、功能、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各异,且普遍缺乏充足的训练数据。业界普遍的做法是,人形机器人若要实现场景落地,必须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发,通过产品实际部署进行工序测试、验证,从而积累数据并优化。这种模式在更换合作方时,流程可能需要重新启动,效率较低。
在此背景下,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联盟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联盟对于推动机器人数据采集、场景验证训练以及实现“Real-to-Sim”(真实到虚拟)与“Sim-to-Real”(虚拟到真实)的闭环迭代至关重要。通过硬件(传感器、执行器)与软件(AI算法、仿真平台)企业的深度合作,将有效解决具身智能的感知-决策-执行协同难题。同时,联盟致力于统一接口与协议,避免行业碎片化,从而推动规模化应用。通过共建测试平台,联盟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参与门槛,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制造、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最终形成“数据-仿真-实体”的良性循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奠定核心基础。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涵盖23个应用场景,由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组成。该中心由省科投集团联合丁汉、陈学东、刘胜等院士专家以及北武院、光谷华汇、光谷东智等单位共同建设,可完成人形机器人概念验证、中试服务、数据集成、场景验证四大核心功能。创新中心将打造成开放、共享式的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是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也是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旨在加速湖北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企业集群集聚,构建完整的产业创新生态圈。
飞利信与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展开深度合作,重点聚焦数据采集、场景验证及仿真训练。飞利信将依托其全国可信数据空间网络以及在具身智能相关产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联合生态联盟伙伴(包括睿尔曼智能、群核科技、虚拟动点、谋先飞科技等),为创新中心提供垂域场景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数据共享与Real-to-Sim/Sim-to-Real闭环验证。双方将协同制定技术标准,降低行业碎片化,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制造、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共同构建湖北乃至全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圈,为国家智能制造战略贡献力量。
驰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